100%

来安县志卷二

安徽滁州来安县知县汜水刘廷槐重修

营建志

公署仓库 院局附 城池街道 坊表 乡表 市集附 坛庙寺观 古迹 丘墓 义冢附 津梁

公署

县署,唐以前无考。宋旧治在今城北瓦砾冈[1],南渡后始移今处[2],宋末毁于兵[3]。元泰定元年,达鲁花赤马合谋砂、县尹郭让始建厅事、仪门、谯楼[4]。至正七年,县尹蒋居仁复修厅事,建清心亭于谯楼之外,元末复毁。明洪武十四年,知县刘煜仍故址复建厅事[5]。弘治十七年,知县萧启重修,匾曰牧爱堂[6],并建龙亭库及斋所、库房、典史宅[7]。正德十二年,知县孙镒重修仪门、监狱。嘉靖三十一年,知县李懋材重修圣谕亭。即《戒石铭》:“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,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”十六字[8]。本后蜀孟昶《官箴》[9],宋高宗摘取其中四语颁行州县。隆庆元年,知县刘正亨建和风甘雨亭。万历十三年,知县何其贞修龙亭库及典史宅。十九年,知县郑元辅构仕优堂、在大堂左。景欧亭[10]。仕优堂前。四十六年,知县周之冕修申明亭,重建谯楼,易其名曰东璧楼。即今鼓楼。天启元年,知县周之冕重修六房廊[11]。国朝康熙十一年,知县黄世臣重修厅事。二十年,知县乔嵩修厅事、六科卷房。二十二年,重修谯楼。三十四年,知县刘之昂以木坊易圣谕亭戒石,修东西书斋,凿仪门外井。四十年,知县马云衢以罚锾修厅事、六科卷房及内宅[12],建皂隶房[13]。五十八年,知县祁文翰修圣谕木坊。雍正十年,知县伍斯瑸设暖阁围屏于堂。围屏上画县境全图。乾隆二十六年,知县李文勋修寅宾馆[14]。五十二年,知县王永重修通署。捐廉一千两[15],分三年摊扣。嘉庆二十年,知县伍士超重修东璧楼。道光元年,知县杨炘重修科房。三年,知县符鸿于川堂东构静远山房[16];四年,重修土地祠。此历任兴修之大较也[17]。其规制则中为大堂即牧爱堂,前当甬道为戒石坊[18],又前为仪门,又前为头门,又前为照墙[19]。大堂前两廊为科房,东为吏户礼承发四房,西为兵刑工仓库五房。中夹甬道为皂隶房。东科房之南为仓廒[20],西科房之南为监狱。仪门左右为东西角门,前两旁右为廒所,左为寅宾馆,西向。为土地祠,南向。其南亦为廒所。头门上有楼,上书县额[21],门内之东为申明亭。道光七年知县刘廷槐重修。照墙左右为东西栅门,东去四十步当街口为东璧楼。大堂之东为库,东偏为仓,西偏为典史署,署前亦为仓。大堂之后为宅门,内为川堂;堂西为花厅,其对面舍为桐阴书屋[22];乾隆三十六年,知县王惺建。堂东为静远山房,又东为幕斋[23]。川堂后为内宅,旁为两厢,东偏为厨房。周遭缭以墙[24],后有复墙[25],更道环焉。其旧有而今者无,若大门内之旌善亭,谯楼旁之清心亭,大堂东之仕优堂,其前景欧亭,其后和风甘雨亭,俱前明置,久废。

典史署建置见县署。大门内为厅,后为内厅,左为书房,又后为内宅。康熙四十一年典史鲁汉修,雍正九年典史袁有成重修,后各任随时修葺[26]。

教谕署、训导署[27]俱详《学校》。

巡检司在白塔镇,见《明史·地理志》,久废。

税务司一在白塔镇,一在秋沛市,久废。

阴阳学[28]明洪武七年设,在城东南隅,久废。

医学与阴阳学同设,亦废。

僧会司[29]在吉祥寺。

道会司在城隍庙。

察院[30]在中街,久废,仅存南北两更巷。

公馆一在县前,久废,其地已造民房。一在囤仓,亦废。厅厢基地俱存,今置铺[31]。

讲约公所[32]有五,一在城内东门开元观,一在施官集西茶庵,一在水口集真武观,一在张浦营金容宫,一在囤仓关帝庙。

监房在仪门西,凡九间,前三间为狱神祠,男监三、女监二、厨一。嗣又添置二间[33],为禁卒住房、更房。周缭以复墙。雍正十一年,谈士龙捐田七亩半;嘉庆四年,知县钟希贤请帑重修[34],外围易以砖墙。道光七年,知县刘廷槐重葺。

附仓库

预备仓县东新街西仓巷口以南,久废,其地居民领垦。

义仓[35]旧有五,一在仪门西偏,久废。余四在各乡,俱废,无考。

常平仓[36]旧设捕署前,三所十三间。雍正十一年,知县伍斯瑸增置监狱南一所五间,仪门内东一所四间。乾隆十九年,知县李文勋增置大堂东一所五间,仪门外东二所八间、西一所五间。凡九所十四廒。乾隆五十年,知县王永重修。嘉庆四年,知县钟希贤修葺前五间;道光元年,知县杨炘修葺后四间。道光七年,知县刘廷槐重修午未廒、寅字廒。

社仓[37]见后。

库见前。

附院局

养济院[38]在庆成门外路北,额设孤贫二十名[39]。乾隆三年定制,每名日给银一分,即于存留经费项下支给,详《田赋》。乾隆十年增设二十名,给银如前数,具文赴司支领转给。旧有茅屋数间,毁于火。乾隆十八年春,知县李春明倡邑绅创建瓦屋二十二间[40],左右各十楹,前后各六楹。嘉庆八年复火[41],知县钟希贤倡邑绅重建如旧制。

恤孤院小西门内偏西。乾隆三十五年,知县韩梦周建,即白衣庵旧址。置茅屋数间,拨诸寺院田共种三十七石五斗,士绅复醵金三百余两[42],初设孤贫四十名,后以费不赀[43],改为三十名。嘉庆二十年续置仓巷房屋一所。田、房俱详《田赋》。二十五年,知县杨炘以旧屋倾塌,新盖茅屋五间。

同善堂城内仓巷街西口路南。嘉庆六年,吏员陈光祖、王淦、魏允康倡议募捐银一千一百余两。嘉庆九年堂成,置义田、义地各所。田详《田赋》,地详《义冢》。道光元年,增置义地一所。

水口镇同善堂镇东弥陀寺后堂三间。乾隆八年,里人朱蕃倡立同善会[44],至二十六年,其子衣点与僧通意复倡众捐资始成堂,增置义田详《田赋》,义地详《义冢》。本堂规条:惜字、施棺、培冢、掩骼凡四事[45]。知县潘振莹为作碑,碑文大指已括于此[46],不重录。嘉庆二年腊月,水口集桥西火灾,延烧五十余家,时风雪严寒,露处者众[47],里人陈汇川、林朝勤、朝宪等请县给印簿募捐钱六百余千,凡被灾之家各成茅屋数间,六日而毕。以其亦属水口善举,类记于此。

清净庵同善堂道光九年置。近庵士民捐输[48],筹桥工岁修[49],并推广施济,就庵设焉。知县刘撰有善堂规条并桥工缘起[50],勒石捐输姓名[51],载入原碑。倡首捐田入堂者周王氏。

古城镇同善堂道光九年立。该镇袁、项、龚、叶各姓因筹义学经费,倡捐施济,集钱八百千零购田。知县刘定有规条并捐输姓名勒石。该堂房屋,陆姓所捐。

城池

县在秦汉为建阳,建阳故城在今州东四十里。《南畿志》、《通志》、《州志》、《方舆纪要》并同[52]。今县南水口镇东有遗址,俗呼东城埂。水口镇西至州城三十五里。晋置顿丘郡及县,顿丘废城在今县东一里顿丘山之侧[53]。宋齐为新昌郡城。梁置谯州,治新昌城,亦即此。赵宋因以此为新昌都,明编昌城乡。隋废郡[54],以新昌名县,改谯州曰滁,始建今州城,而县仍为附郭[55],始移治清流河之西,故寻改清流[56]。唐析置永阳[57]。南唐改曰来安,治在今城北瓦砾冈。南宋始移今治。嗣以金人寇乱,废为镇[58]。别有来安镇[59],在今治东三十里天井村,明置来安驿于彼[60],故名,非县治。寻复为县,有土城周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:来安,宋乾道中降为镇,寻复为县,有土城周三里。明成化四年,知县赵礼复筑土城。旧志:卑薄不堪保障[61],且岁征茅费,民反病之。嘉靖三十五年秋,知县魏大用始造砖城,高二丈周九百三十二丈。为门六,门各有楼。东曰宾旸,西曰庆成,南曰迎熏,北曰拱极,小南曰崇文,小西曰耀武。旧志:城既成,守尚无兵。倭寇辄警报。嘉靖三十七年,知县魏大用申蒙屯院张批令管屯操锦衣卫千百户张烈等[62],今后遇警即带令原操官军一千八百名员防御[63]。隆庆间拆西门楼,万历间拆南门楼、小西门楼,各窝铺俱废。旧志:时惑堪舆之说[64],既无吉应,徒失壮丽之观。万历四十六年,知县周之冕次第增修。《周志》:来有城池,自嘉靖三十五年始。比时倭寇为警,吾民足赖以安甚矣,城池之为利大也。第六十余年来[65],天下幸无事,当事者优游为理[66],亦复不以无事为有事之备,而城池岂昔日之城池哉!下则基址掷卸[67],上则草木丛生,业已渐就倾圮,且可扳援而上。其壕又为居民筑坝灌溉,无涓滴之潴[68],此足以为限乎?近年大盗入劫士商者二:万历二十七年劫生员凌尚义从西城出入[69],四十年劫盐商程维新从东南城出入。劫县库将入者一:万历三十一年明火持刃掘开县墙,幸更夫报觉惊散,从西门出。彼凭城上下,如履平地,已事可鉴也。脱一旦变生[70],更有大于此者,何恃而不恐?则夫增陴浚隍,芟丛生之荆棘,禁居民之坝川,而又训练土著以备不虞,诚今日之急务[71]。至于移锦衣之屯为内蔽[72],借和阳诸县为外援[73],则有魏公申准之成议在[74],无庸喋喋也[75]。崇祯十二年,知县吴志高浚隍,广五丈深三丈。

国朝康熙十六年,知县周家柱罚锾修城。二十三年,知县乔嵩罚锾修城。《滁州续志》:康熙十九年,淫雨倾城百余丈[76],邑令乔嵩次第修筑。旧志:雍正二年,邑人信堪舆说,开文明门,嗣后终无吉应,今已塞,故不载。乾隆二十二年,知县李文勋领帑重修,周千丈有奇,高一丈四尺八寸,厚四尺六寸。宁国府督粮通判彭旭初监修。五十六年,知县邝永锴补修城东南隅。道光元年,知县杨炘倡捐补修小南门,建文星阁。四年,知县符鸿裒捐理各门楼橹[77],改小南门曰兴文门。道光七年,知县刘廷槐补修北门、湾陡门,又谕邑孝廉马锦云捐修东南隅十余丈[78]。

附街道

东门大街

南门大街

西门大街县署前,一曰广平街。

北门大街

十字街旧志:民建土地祠塞其西。

小南门街

后街

仓巷街东口旧有双井,久废。

寺巷街

小西门街

中街自搭阁[79]巷至鼓楼。

儒学街

青龙街儒学东。

观巷在开元观西。

严家巷南门大街西。

王家巷西门大街南。

搭阁巷在中街西。旧一作搭沟,一作搭阁。

更巷一在旧察院南,一在旧察院北。

附坊表[80]

义学坊县治东。

承流坊县治东。

宣化坊县治西。

极乐坊县北。

清平坊县东。

儒林坊儒学前。

都宪坊为御史常道建[81],在县治左。

攀桂坊为举人张寿建[82],在寺巷口。

豸绣坊为御史陈情建,在县东北。以上九坊久废。

世科坊为举人武俊、武钺建,在南门大街。

恩荣坊为总兵周球建[83],一在红土坂,一在大周营,一在园觉寺地方。

附乡都

万善乡置四里三都十四保[84]。

嘉山乡置六里五都二十保。

会同乡置六里四都十九保。

来苏乡置五里四都十八保。

翔鸾乡置五里四都十九保。

东南乡置十都。

西北乡各置六都。

昌城乡七里总名。宋《祥符图》载:积善、新昌二都并为昌城乡。七里,一曰七都。

一都在县南延塘寺地方。

二都在县东杜家集龙山地方。

三都在县南三城寺月塘地方。

四都在县南水口集地方。

五都在县西垒子墩地方。

六都在县北古城集地方。

七都在县南金刚寺地方。

国朝

七都一曰七里,仍前明制。

十五卫[85]康熙十二年裁并江宁、右江宁、前江宁、后上元、中上元、前上元、后江淮、左江淮、右广洋、兴武、石城、横海、江阴一十三卫外,滁、泗二州卫未裁。案旧志只云十三卫,今考隶滁、泗卫者,赋虽属卫地,则县境不得而遗也。

里卫军民错居,分四十八保。乾隆间并省四保,共计街保五,乡保三十九。

附市集

彭冈铺县东二十里。

杜家集县东三十里。

施官集县东三十里,桥西属本县。

武家集县东南二十五里。

雷官集县东南四十五里,西属本县[86]。

大营集县东南四十五里。

雍家巷县东南四十五里,俗呼瓮家巷。

新集县东南五十里。

汊河集县东南六十里,河北属本县。

程家集县东南六十里。

水口镇县南三十里。

相官集县南五十里,旧曰陈官集。

乌衣镇河北集县西南六十里。

卓家集县西七里。

胡家冈县西九里。

张浦营县西北三十五里。

嘉山集县西北四十里。

严家集县西北五十里。

三界市县西北七十里。

仰山集县东北十五里。

张山集县东北十五里。

舜山集县北二十里。

罗家集县北二十里。

复兴集县北二十五里。

囤仓集县北三十里。

石固集县北三十五里。

尹家集县北四十五里。

宝山集县北五十五里。

白塔镇县东北六十里。

杨家小集县东北七十里。

古城镇县北八十里。以上俱存。

汤河市县东南三十五里。河旧误和。

仇沛市县西南二十里。

秋沛市县西十五里。

来安镇县东三十里。以上市镇今废。

坛庙

社稷坛 在西门外,位北向。明洪武十四年,建坛于城之西北隅。正德十四年,知县孙镒移建今地。隆庆元年,知县刘正亨修。国朝雍正十一年,知县伍斯瑸重建,称西坛。道光七年,知县刘廷槐修整,岁以春秋仲月上戊日为民祈报[87]。

神衹坛 在南门外。明初建。隆庆中,知县刘正亨修。国朝康熙十一年,知县伍斯瑸重建,称南坛。道光七年,知县刘廷槐修整,祭:云雨风雷之神主设正中[88]、本境山川之神主设左、本境城隍之神主设右。岁以春秋仲月与社稷坛同日举行祭礼。

先农坛[89] 在东门外二里许。国朝雍正四年建,并置藉田四亩九分[90]。嘉庆二十三年,知县杨炘重修,以每岁仲春月亥日巳时致祭,午时行耕藉礼。佃园农夫□[91]名,免其差役,酌给口粮,令看守坛宇,灌溉藉田,每岁租谷除供粢盛外[92],完丁田正银一钱六分[93],余充先农坛祭费。

雩祭[94] 祭无常所,即神衹坛行礼,遵用乾隆七年议准定制,每岁孟夏部颁祭期,至祈雨祈晴,亦因时举行焉。

文庙 建置详《学校》。正中为大成殿,殿前两廊为东西庑;前为大成门,亦曰戟门;又前为泮池;周围甃石基砖栏[95],中为桥。又前为棂星门[96];又前为大成坊;又前为屏墙。大成门之左为名宦祠[97],右为乡贤祠,又右为土地祠。大成坊前东西各置下马碑,又各置耳坊。嘉庆间星棂门外又加围墙,包下马碑接屏墙。另设旁门,寻以阻塞神道撤之,如旧制。以每岁仲春仲秋上丁日举行祭礼如制。雍正五年,奉上谕:八月二十七日,至圣先师诞辰[98],各官致斋,不理刑名,永著为令。

名宦祠 在大成门左。《会典》[99]:岁春秋释奠[100],礼毕,教谕一人诣祠致祭。

吕 鉅野人,名失考。

杜居敬元县尹,汴梁人。

边宁明知县,岢岚人。

赵礼知县,顺义人。

孙镒知县,庆都人。

周祚知县,山阴人。

顾问知县,蕲州人。

魏大用知县,光化人。

张四术知县,考城人。

杨时训导,汧阳人。

吴毓嘉训导,长汀人。

钱应元教谕,六合人。

陈宗岳训导,上虞人。

刘正亨知县,新淦人。

林鹏飞知县,漳浦人。

郑元辅知县,莆田人。

韩梦周国朝知县,潍县人。

按旧志,名宦祠有范承勋、于成龙等十四员,皆国朝封疆大吏,已崇祀省城名宦,不当祀于下邑,旧志误列,应即删除。惟前明知县刘正亨、林鹏飞、郑元辅三公均宦来邑,当时曾立专祠。今专祠已圮,应并祀名宦,以垂不朽。韩梦周于道光年间已请祀名宦,应列入。

乡贤祠 在大成门右,祭礼与名宦祠同。

苟与龄宋敕旌孝子。

赵察宋永福县丞。

常道明山西巡抚。

武功明福山教谕。

周球国朝正定总兵左都督太子少保。

忠义孝弟祠 在文庙东。国朝雍正七年建。道光七年,知县刘廷槐谕邑孝廉马锦云捐赀重建。祭礼与名宦祠同。

苟与龄见乡贤。

王来

周懋德

贺植家

节孝祠[101] 在忠义祠右。国朝雍正七年建。道光七年,知县刘廷槐谕邑孝廉马锦云捐赀重建,祀本邑节烈、节孝、贞节、贞烈各妇女。祭礼与名宦祠同。

本学土地祠 在乡贤祠右。旧志:仪同名宦、乡贤祠[102],教谕主之[103]。

武庙[104] 在文庙东,火神庙左。建置无考。明万历十二年,知县何其贞建三义祠于其后。四十二年,知县第五伟重修。崇祯六年,知县袁翎捐俸倡修。国朝历任知县随时修补,以每岁春秋仲月诹吉[105],及五月十三日神诞举行祭礼。道光八年,知县刘廷槐重建正殿、后殿。雍正三年,追封三代公爵。

文昌祠 在文庙东,城隍庙右。建置无考。嘉庆六年列入祀典,以每岁春二月初三日神诞致祭。秋祭八月,其日部颁。后殿,道光八年知县刘廷槐建。

城隍庙 在文庙东,文昌祠左,火星庙右。明正德十二年,知县孙镒重修。万历间,知县张国祥等相继增修。国朝雍正九年,知县伍斯瑸、前知县黄金品、典史袁有成捐资重葺。无专祭,岁以春秋仲月设位于神衹坛同祀。旧志:春秋仲月从祀山川坛[106],朔望,县令率僚属行香。凡县令以下到任并考满复任[107],皆祀以少牢[108],誓于神前。

厉坛[109] 在城北。明洪武初颁有祭文,镌石在城北里许,以清明、孟秋望、孟冬朔祭之。

马神庙[110] 在武庙东。以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祭之。

火神庙 旧祀在开元观,后移建祠于城隍庙东武庙西。国朝雍正十三年定制以每岁六月二十三日致祭。

蜡神 旧在东岳庙旁,有祠,后附祭于刘猛将军祠,以每岁冬至后第三戊日致祭。

案蜡祭有八[111]。国朝雍正十一年,奉文将邮表缀、水庸坊、猫、虎、昆虫五神,敬制牌位以祭[112]。只称五神者,以先啬、司啬、农统于先农也。

军牙六纛 神号曰旗纛之神。每岁正月诹吉,及霜降日致祭。

土地祠祠像案牍神二,与土地像而三。 在县署仪门外东。以春秋仲月上戊日致祭。旧志:每月朔望,有司拈香祗谒[113]。

狱神 在监舍内。以每岁四月祭之。

刘猛将军祠 在开元观西。国朝雍正二年奉敕建。以每岁正月十三日神诞及十二月上戊日致祭。

龙王庙 南门外二里。明知县陆宗俊、魏大用、刘正亨相继增修。国朝道光二年,知县杨炘重修。以每岁春秋仲月致祭,其日部颁。

附寺观秩祀之庙见前,其为民间建置,亦称祠庙者,统列此门。

城内

吉祥寺县治后。宋绍兴二年建。明万历二十四年,知县冷起元修。国朝道光四年重葺,寺内恭设龙亭,为三大节朝贺所。

开元观一名真武观。原在县北岑湖村,唐开元中建。宋淳熙年移于城东门内。明万历五年、四十六年相继增修。国朝雍正十三年,知县伍斯瑸捐修。

三义阁关帝庙后。

朱子祠[114]建阳书院后。

魏公大用祠

刘公正亨祠

林公鹏飞祠

郑公元辅祠上四祠俱前明知县,今废。

刘公之昂祠康熙年知县。诸祠向为邑民所祀,今并废。旧志载有魏公、刘公、林公、郑公生祠记[115],并有专传。惟刘公之昂传、记俱无。今无从知其事实。刘祠,旧在水口镇,今类附于此。

白衣庵城西北隅。雍正元年重建,后废。今为恤孤院地。

城外

金刚寺县东十八里。明嘉靖年重建。崇祯年修。

朝阳寺县东西龙山。

玉石寺县东武家集西。康熙五十八年修。

药师寺龙山东。康熙年间修。

甘露寺县东三十里。

曲涧寺县东三十五里。

马神寺县东四十里。

龙泉寺县东北三十里。元天历年建。明嘉靖年修。寺当盱眙大道,有铺,名龙泉铺。官使经行有题咏甚多。寺有菩提树、锥栗、黄金嵌碧玉、碧玉嵌黄金二竹[116],花木丛茂。万历中,邑工吏吉晨与僧有隙,借公事尽伐之,后遂荒凉矣。

观音寺县南三十里。元至正年建。

弥陀寺县南水口集。宋淳熙年修[117]。明隆庆年重修[118]。

白岩寺县南四十里。

大安尼寺县南五十里。康熙年修[119]。

延塘寺县南五十里,宋天圣三年建。旧名塔院。治平四年赐名寿圣,后改今名。国朝康熙五十年修。

黄道寺县南五十里。康熙年修修[120]。

大雅寺县南五十里。明嘉靖年修[121]。

三城寺县南五十里。宋庆历三年建。明嘉靖、万历年[122]、国朝雍正六年重修。

孔雀寺县西北二十五里练寺山。寺前有铁孔雀。据滁人石玺碑记[123],寺肇于唐开元间[124],井床勒宋天圣年号[125],钟铸正统,瓶纪成化[126],盖古寺也。至嘉靖丙寅,寺僧修整殿宇,广栽松竹,垒石疏泉[127],清雅幽邃。旧志谓可与琅琊争胜。岁久荒落。国朝雍正五年重修。

太平兴国寺县西北八十步。详《丘墓》。

永兴寺县西北十五里。明万历年重建[128]。

独山寺县西北三十五里独山上。康熙年重建[129]。

广福寺县西北四十里。明嘉靖元年建。

嘉山法华寺县西北四十五里。宋政和五年重建。

宝乘寺即大乘寺,县北三十里,宋大观元年建,国朝康熙年间重修[130]。

普贤寺县北三十里。宋元佑六年建。有石匣一副题记元佑年月。明正德年修[131]。

老龙寺县北三十里。元至正元年建。

宝积寺县北石固山。

龙窝寺县北囤仓集。今废。

白云寺县北三十五里。明万历年修。

新兴寺县北三十五里。元至正元年建。

塔山寺县北四十里。

贴山寺县北四十里。

永兴寺县北长店桥地方。宋元佑二年建。

白塔寺县北六十里。即今广福寺。旧有砖塔,雷摄去三层,遗于泗州伏虎山,今存半塔,刻有“赤乌元年”字样,其地亦名半塔集。

永福寺县北六十里。

老田寺县北六十里。

蓝田法华寺县北八十里。

真武观县南水口集。

开化观县南五十里乌衣河北。

三茅宫县西南十八里。

紫微宫县西北三十里秋沛市。久废。

神霄玉清万寿宫县北三里。宋宣和年知县刘滂奉敕建。久废。前有霄宫桥。

金容宫县西北张浦营旧讲约所。

大王庙县东二里庙,在沙河南岸。庙南为官路。近年以来河岸逐渐倾圮,庙基废为河滩,路窄而险。道光三年众姓公捐钱一百千,契买路南张姓屋基作为官路,以利行人。

东岳庙一在东门外,为每岁迎春所。一在县东彭冈。一在县南水口集。一在县南六十里。一在县西北严家集。

汉高皇庙县南五里。

龙王庙一在南门外,见前。一在县南水口集。一在县南五十五里。

高皇庙一在县南,近叶家湾。一在县南旗杆周。一在县南,近月塘。一在县北五里。一在县北六十里。

元帝庙县南四十里。

清源真君庙石固山。元至正元年建。

大圣庙县南十五里。

关帝庙城内武庙,见坛庙。一在县东张山集。一在县南水口集。一在县北舜山集。一在县北囤仓集。一在县北宝山集。

司徒庙县西北一里许。

祠山庙一在县南二十里。一在北湖堡。祠山神姓张氏,即广德州祠山大帝也。详见《一统志》[132]。

八里庙县北八里。庙内黑龙王,祈雨屡验。

慈山庙

文昌庙

痘神庙

降福庙上四庙俱在水口集。

灵官庙上四庙,旧志曰“殿”,宜改从庙。

乌龙王庙县西乌龙山。

东茶庵一在东门外。一在县南三十五里。

甄家庵东门外里许,即草庵。

延寿庵县东五里,即胡家庵。

大树李庵县东十二里。

准提庵县东十七里沙子冈东。

大圣庵县东十里。

长庆庵县东十八里。

南庵县东武家集。

清净庵一在县东二十二里。一在县南二十里。

般若庵县东西龙山顶朝阳寺上。久废。

不二庵县东三十里。

花家庵县东三十里。宋庆元二年建。

西庵县东施官集旧讲约所。

园觉庵县东三十里。元至正元年建。

杜家集庵县东三十五里旧讲约所。

鹫峰庵县东龙山下。佛殿后石塔刻“元至正年祈雨有应特建”。

堰塘庵县东南三十五里。

天竺庵县东龙山下。元至正三年建。

峨嵋庵县东南四十里。

南茶庵一在南门外,久废。一在县南二十二里。

宏觉庵县南五里。

白衣庵县南二十五里,近水口集。

古井庵小南门外。康熙年重建[133]。庵前有古井,井底甃以花瓶数百,以瓦砾投之,铿然有声,一名鼓井。雍正年曹匠淘井,尽撤取其瓶,不久遂堙塞。

段家庵县南二十五里。明嘉靖年改龙王庙[134]。

三圣庵县南相官集。

万寿庵县南四十五里。

新集庵县南五十里。

朝阳庵县南五十里。明崇祯年修[135]。

东胜庵县南相官集。

观音庵县南五十五里。

九锡庵县南五十五里[136]。

昙花庵县南程家集。

庆成庵西门外,即西茶庵。明万历年建[137]。

卓家集庵县西七里。

八石庵县西八石山。

回龙庵县西二十五里。明万历年建[138]。

极乐庵县西磨山。

太平庵即仙人庵,在练寺山东。

东岳庵县西北严家集。

大神庵县北十五里。

吉祥庵县北舜歌山。创自元至正二年。倚山壁构殿[139],两旁禅室斋堂悉自上而下因势为台砌,中殿侧为山门,标题:尊胜禅院。游者取道舜歌山脚地藏庵前,迤西竹树盈十亩,苔茵草径,履藉无声[140]。殿前桂二株,可荫数亩[141],殿后石壁峭立,古树槎枒[142],下有泉,大旱不竭。

北庵县北舜山集。

净业庵县北二十里。

地藏庵县北二十余里。

双鹤庙县东北二十五里五湖山上,凿石为庙,地极高敞[143],可以望远。

寺观附坛庙后,原非秩祀可比。乾隆三十一年奉例不准立檀越名色[144],故凡捐置香火田者,志内概不登载。

附古迹

建阳废城《明一统志》:来安县本汉九江郡建阳县地。考县南三十里水口镇东有古城址,高数尺,俗呼东城埂,相传即古建阳遗址。案《南畿志》:建阳城在滁州东四十里。今水口镇在州东三十五里,城址又在其东,正近四十里,其地为四达要冲[145],今置汛[146]。

顿丘废城县东一里横风村。东晋初侨置顿丘于此[147],详见《沿革》。今废。城东有顿丘山,盖缘县而名[148]。又,新昌城即顿丘城。刘宋立新昌郡,治此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废顿丘城在永阳县东一里,宋明帝割秦郡顿丘以立新昌[149],即此处也。

高塘废城县东北六十里白塔镇西,详见《沿革》。塘埂南接王母山,状若城。塘内田约二百顷,相传下有丁城,上有高塘,盖潴水以为丁城之备[150]。

永阳旧治在县城北二里许北塔山上。山仅如冈,一名瓦砾冈,接连霄宫桥。襄时寺院林立[151],即永阳旧治也。自唐景龙三年置县后,迄宋南渡前,县治均在此处。今则蔓草荒烟,仅瓦砾遍地而已。

古城县北八十里古城集,《魏书·地形志》:高塘郡,治高塘城,领县四[152]:平阿、高塘、石城、兰陵。《方舆纪要》云:萧梁侨置。平阿,在今天长高邮界,余无考。今案古城在县北,实近高塘,疑即其所领,但未知何县。又隋废乐鉅、高塘入顿丘。《通志》云:古城疑即乐鉅。案乐鉅未知置何时,或周陈间改梁之盘塘、兰陵等县置也[153]。

丁城县东北五十里曲里村。《通志》云:丁城在白塔镇东南,四面平远,城地高数丈,废置不可考。案《纲目》[154]:梁天监二年,魏攻梁,拔白塔、清溪等城。是白塔原有城,疑即丁城。又案梁置高塘郡,所领有石城、高塘,正近白塔,岂丁城乃石城字之讹欤?

赵王城县东二十五里。城周围一里。旧志云:东北有门,城北有涧,涧北有古冢[155],甚大,相传为赵王坟,无考。案旧志作“赵王”,《通志》于城作“赵王”,于冢称“赵侯”,《方舆纪要》又谓:寇乱时有赵、王二将屯此[156]。考古之王侯,若汉晋六朝之封于赵者,其地皆不在江淮间。若梁之赵伯超为谯州刺史[157],宋之赵范、赵葵曾节制滁州[158],皆其姓而且非王。其殆六朝五代之际扰乱之时[159],偶有赵王者屯此而筑是城欤?顾有城,复有墓,当即筑城者卒而瘗此,则谓赵王为二将恐非。

三城县西南四十五里有三城圩,圩内有三城寺。《通志》云:蒋家城在州东南五十三里,龚家城在州南四十里,塘堆城在州南三十里,三城皆傍湖泽。相传南唐筑瓦梁堰以御北师,水势横溢,居民筑此城以捍水[160]。案三城皆久废,今三城寺地居高垲[161],岂即古立城地欤?又案《宋史》:宋建炎四年,盗祝友聚众于滁州龚家城,掠人为粮[162]。盖即其一。

白塔县东北六十里,白塔镇旧碑上有“赤乌元年”字,知为孙吴时建。案《通鉴辑览》[163]:梁天监二年,魏攻梁,命统军党法宗分兵击东关,拔大岘三城,白塔、牵城、清溪皆溃,攻阜陵不克。今按阜陵在全椒县西南八十里,白塔在来安县东北,盖白塔既溃,魏兵乘胜而南,故进攻阜陵也。《通鉴辑览注》谓:“白塔在巢县南”,误矣。元明于此置白塔镇巡检[164]。

堰塘县东南三十五里。《名胜志》云:汉建阳、全椒、阜陵三县地,孙吴于此置涂塘以限魏兵[165]。《方舆纪要》云:涂水即涂河,涂塘即瓦梁堰。又云:五代时南唐于滁水上立瓦梁堰为东西瓦梁城。宋景德元年废瓦梁堰。知全椒王巘言:吴堰众流辐集[166],群山回环,东西相望,底若大陆;如瓦之口,丸泥可刲也[167]。吴堰,瓦梁堰之别名,以孙吴时始作此堰也。瓦梁城一名吴王城。今其地名姜家渡。案吴筑瓦梁堰遏涂水为塘,故曰涂塘。陂障非一[168],故《名胜志》谓:建阳、全椒皆其地。今滁、全、来滨滁水之壤[169],多圩田,亦当时沦决之势然也。来之堰塘,盖其潴筑所及。又南唐立东西瓦梁,东瓦梁在今六合,此或西瓦梁欤?今其地悉治为田。

吴沛县东南二十五里。流注赤山湖。孙吴时,尽罢县邑,治以屯田都尉[170]。沛盖其时所浚。沛口即瓦梁堰。

海子眼县东三十里赤山湖。薛居正《五代史》:孙氏割据,作涂中东兴塘瓦梁城,塞滁河为洲,障蔽长江,号称北海。《方舆纪要》云:周显德三年,南唐何延锡言于其主曰:六合西五十五里有堰曰瓦梁,水口、滁河、繇河而上数百里,巨细骈比[171],辐辏吴堰,鱼三州氓[172],□[173]四百里。三州谓滁、和及雄州也。案称海子者以此。

仙楂里县东二十里。旧志云:相传南唐筑瓦梁堰成时,惟此地最高,望如云际泛舟,故名。

嘉山故垒[174]县西北嘉山。其地当盱、滁之交。《通志》以为宋将孟良立寨于此。考《宋史》:嘉定十二年,金人入寇,调李全军援盱眙,遇之嘉山[175],战,小捷。今嘉山有遗垒,宜即全所筑也[176]。又《州志》谓:金兴定二年,败宋人于滁,拔嘉平山寨。事不见于正史,详《考辨》。

万山故垒县北四十里。《宋史·赵葵传》:绍定元年,葵出知滁州,以其地当贼冲,又与金人对垒,命秦喜守青平、赵必胜守万山以壮形势。严钟铭《滁志摭遗》云:尝游白塔镇,登万山;见城垒故址,势甚险峻。青平,盖即盱眙青平山,近淮,上有战垒。又李锡贤《志稿》亦载此条。

梅冈县北教民场北二里。见赵察墓志。

白果树在县东南七十里烂泥滩地方。老干苍枝,大合数抱。旧志云:明太祖初驻滁,值六合义师有元兵之围,太祖率耿再成由张家堡救之,舟次河岸[177],手植银杏一株以卜休咎[178]。

刘邺宅李锡宾曰:唐节度使刘邺宅在县西北八十步[179]。邺舍宅为寺[180]。今太平兴国寺是也。

惨柏亭县北三十五里苟家村。详见白颜晖《孝子苟与龄传》。

无喧堂县东青龙街。明中丞常道故第[181]。李锡贤《志稿》云:此堂系中丞致仕后习静之所[182]。予曾游琅琊醉翁,偶得中丞旧属僚游记刻石[183],云:前夕谒常中丞于无喧堂,一宿极醉,次晨即取道滁上。读之狂喜,亟志之[184],可与书锦醉白同观也[185]。

漱芳亭吉祥寺巷琉璃井旁。明知县尹梦璧建。久废。

澹香亭今废。乾隆间知县韩梦周《澹香亭宴集诗》曰:澹香亭畔聊置酒,八公山色城头临[186]。知此亭在八石山上。又曰:此亭结构三百载,花石荒古娱人心[187]。知此亭修于前明中叶之世。

附丘墓

高辛墓《明一统志》:在县东南一里,地名广阳。案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帝喾葬东郡顿丘广阳里[188]。在今滑县东北七十里。县境曾侨置顿丘,遂附会有此墓。

范增墓《伍志》:嘉山张浦营。《滁志》[189]云:增本居巢人[190],病归彭城,道经此或然。案亚父自荥阳归彭城[191],道不应经此。据郦道元《水经注》:泗水迳彭城东[192],又迳亚父冢东,彭城南有项羽凉马台,台之西南山麓上即其冢也。《皇览》谓[193]:亚父冢在庐江县郭东。郦道元犹不信其说,则旧志之误明甚。

孟尝墓《滁志》谓:在浮山下,以汉合浦太守孟尝当之。《伍志》据《汉书》谓尝墓不应在此,极是。

淮南节度使刘邺墓县西北三里白茆村。相传为唐淮南节度刘邺墓。僧澄月《太平寺法堂记》:邺舍宅为寺,既卒,葬此。李锡贤《志稿》:宅在县西北八十步,舍为寺。及宋雍熙二年,重建法堂。太平兴国中赐额“太平兴国寺”。僧澄月作记。今久废。

白行简墓县西北三十五里。旧志:行简尝为滁刺史,卒葬此。案《滁志·职官表》无白行简名。白氏本太原人,后移籍同州,又移下邽。白居易卒,葬洛城。行简乃居易季弟[194],不应葬此。

苟孝子母墓县北三十五里石固山苟家村。事详《孝义门·苟与龄传》。

赵察墓县北四里。旧名万善乡梅图墓,碑久不传。乾隆间察裔孙耕于墓前,得之。

古墓县北九十里白禅村旁,石羊石虎累累然[195],无碑志可考。

王者墓县西十里八石山下有巨冢[196],相传为王者墓,无考。

二大夫墓明岳州知府张纲及其子鸿胪寺卿张楠墓[197],俱在县东北城内。

巡抚常道墓[198]墓在县东南七里胡家营地。嘉靖赐葬于此,名一马茔。

庄肃公胡松墓滁人明吏部尚书谥庄肃墓[199]。在县南三十八里。

进士郝孔昭墓[200]县城小西门外。有石坊。今圮。

昭勇将军贺龙墓县西二十五里黄道山。

推官宋璘墓[201]县东南二十五里柏家营。

进士夏大儒墓县南四十里马场西。

李都宪墓舜歌山西北五里。明江都进士辽东巡抚李植文赐葬于此。

太子少保周球墓[202]县东南四十里园觉寺地方。

校尉汤宽百户汤铭墓县东二十五里谷家山。案汤斌文集自述其先世为滁州来安县人,明初,祖讳宽从高皇帝起兵,授总旗升昭信校尉广东神电卫百户。子讳铭调中都留守司金川门百户,再传至讳庠,正统九年以北征功升睢州睢阳卫前所千户,遂家焉[203]。乾隆三十三年,知县韩梦周访求其祖墓,为文刻石以记。

丁士美祖墓县北四十里哈家洼。碑石刻:“嘉靖己未状元及第孙士美立”。

康烈女墓旧志不言何地。

姚烈女墓县南水口集东韩家营。

附义冢[204]

旧义冢五 一在北门外一里,一在西门外半里,一在西门外一里,一在佑民祠前,旧志云:俱无考。一在小西门外半里。明万历四十六年,邑绅周幹置。

本城同善堂义冢四 一在大西门外城河沿地方,约种一斗,东至河,西至路,南北以义冢为界。嘉庆九年刘万育捐。一在胡家营路北地方,东至塘头进水沟,西至姚姓田小路,南至牛汪坑,北至塘埂为界,俱有石至。界内张席珍山地,以张石至为界。又连界接买张席珍山地一方,俱有石至[205]。一在大西门外烟墩地方,嘉庆九年,本堂买烟墩地方水旱种五石五斗,内拨旱地三块改为义冢地。一在北门外旧义冢西北地一方。嘉庆二十五年续置,立有四至。

水口同善堂义冢 旧义冢地六所,破山口、老母猪墩、金家山、猪头湾、莫家墩、祠山庙旁。破山口地一所,葛体元捐。高家山山地一所,买高姓地。坝头秦山地一所,买刘姓地。蒋家山坂山地一所,买宋姓地。双庙刘山地一所。买刘姓地。以上俱立有义冢碑至。

清净庵同善堂义冢 凌家营地一所。原系卫田,二丘,种四斗,挑培立碑永作义地[206]。

津渡

沙河渡县东三里,即大王庙渡。今废。

沙涧渡县东二十五里。

陶家桥渡县南二十五里。

沙子河渡县南四十里。

三汊河渡县南四十里。

小河口渡县南四十五里。

石版滩渡县南五十里,即费家渡。

龙王庙渡县南五十里。

张家堡渡县东南七十里,界江浦、六合。

桥梁

安乐桥北门外大街。桥为城北沟渠汇流处,岁久堙塞,近因居民修街兼浚桥谷,仍旧通流。

太平桥南门内大街。

东门桥东门外。

龙尾桥东门外街东,即银锭桥。

凤凰保子桥县东北一里,东岳庙前。

张二郎庙桥县东二里。

河心石桥县东二里。

青阳桥原名毛家桥,县东四里。乾隆三十四年,知县韩梦周重建,改今名。

龙泉桥原名丁家桥,县东十里。乾隆三十二年,知县韩梦周重修,易今名。

十里庙桥县东十里。

王家桥县东十里。

中坝桥县东十余里。

界首桥县东三十五里,界六合。

赤山湖桥县东三十五里。

磨心桥县东南三里。

兰沛桥县东南十三里,俗名叶家桥。元县尹郭让、监县马合谋砂倡建。

龙江土桥县东南三十里。

定山桥县东南六十里。邑人程显辅建。

南门桥南门外。明县令刘正亨建,砌石路达佑民祠。

龙王庙桥或云:地本县治青龙砂[207],居民欲引龙尾坝水以资灌溉,掘断为桥,大伤地脉。

宏觉桥宏觉庵西,一名洪家桥。

大柳树桥十里墩西,跨涧为桥,本通县治古道。

古坝桥县南十五里。张玉淮建。

清净庵桥向来木桥已圯[208]。道光九年,周姓五人捐钱二千五百千,由监生周文林、周鑫等监工修成半石半木桥。另捐桥工岁修田二处[209],每岁修理桥工。今此田改归城内财政局经营,以后每岁桥工由城内财政局担任修理。

陶家桥县南二十五里。

猢狲涧桥县南二十八里。

西陶家桥县南三十里。

观风桥水口集西。道光三年重建。

清水坝桥县南三十五里。

板桥县南四十里。

庆成桥在西门外。明县令第五伟建。

二里坝桥县西南二里。

三里坝桥县西南三里。

小涧桥县西南九里。一名蔡家桥。

路家桥西南十五里。万历年路庄氏建。

大涧桥西南二十里。有界石碑与滁州分界。

夏家坝桥县西二里。雍正二年张君佑建。

张家冲桥雍正三年张君佑建。

梁家桥县西三里。

石喇涧桥康熙六十年张君佑建。

曹家坝桥康熙五十九年张君佑建。

陈家冲桥雍正四年张君佑建。

姜家涧桥雍正六年张君佑建。

宁家桥县西十二里。

腰铺桥县西二十里。达本州古大道。

官桥县西北二里。

卓家集桥县西北九里。

杜家涧桥县西北十二里。

北门桥县北门外。

神霄宫桥县北三里。古有庙故名。

库门桥县北五里,在高官营前。一名高官桥。

头道涧桥县北十三里。

二道涧桥县北十五里。

三道涧桥县北十八里。三水俱发源银杏山,会甄家河入来安水。

仙人桥县北二十里。两石对峙,中一石盖如龛[210],阔五尺,长倍于峙石,俗传仙人立,故名。

火焰沟桥县北二十二里。

炮石嘴桥县北二十五里。六合江姓建。

万寿桥农员贺雄建。

长店桥县东北三十五里。

李家桥县东北五十里。原名白塔桥。

福缘桥东北四十五里。和州人建。原名和州桥。

附 王琮《培补地脉禀呈》雍正十二年

风水之说,儒者不道。然周王建邑,必观泉度原;卫侯作宫,亦升墟望楚[211]。载在典籍,岂同诬妄[212]?故凡省郡州县,每凭山川脉理会合成局,而后建都作邑,可以聚风气而奠久长[213]。来邑虽小,形势亦备。生尝遍周县境,大约山之脉,由大岱山,起嘉山,走信山,复起龙窝山,过银杏山,落脉蜿蜒至小西门外郝茔过峡,而县基以结焉。水之脉,其左自北而来,源出宝山集、自来桥、囤仓等处一带小河,绕石固山旁,过石濑至县东沙河,流及水口镇小河口以入大河,东流张家堡而出口,此县左水之略也。其右自西北而来,源出龙窝山,西至大石塘,绕八仙山,过西陶家桥、清水坝、徐家沟,流入小河口与左水合,此县右水之略也。至县基明堂之水,由卓家集分界,过二里桥、三里坝,绕过洪家桥而出口。实为右水倒左,全赖左首下沙完固,兜收有力,堂气方聚。县之左沙,由东城外至龙王庙前,环抱有情,气脉原足。缘当年引水灌田,挑挖新河,并将龙王庙前下沙挑断造桥,以致脉伤,内堂破气。来邑昔盛今衰,有谓地脉伤残所致者,理或有之。生久得其说于故老,今逢修志盛举,不敢壅闻[214],为此详呈颠末,伏恳乘便亲勘,果系地脉攸关。应否拆桥培补,专候宪裁[215]。至水沟系生兄沛管业,愿具蠲呈一切,工费亦自行设法。且新河水利历来灌溉民田,此沟虽填,仍旧并行不悖。又小西门外为来脉咽喉,向年挑挖过甚,为患匪轻,并祈示禁,以滋培补。谨进刍荛[216],仰期采择[217]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[1]治:地方官署所在地。

[2]南渡:公元1127年,宋王朝为避金人之祸,南渡长江,迁都临安,南宋开始。史称南渡。

[3]兵:战火。

[4]达鲁花赤:蒙语。义为掌印官。元时汉人不能任正职官员,朝廷各部、院及各路、府、州、县均置达鲁花赤,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,以掌实权。县尹,元代每县为达鲁花赤配设的副手,由汉人担任,共同治理一县事务。厅事:官府办公的地方。仪门:官府的第二重大门。谯楼:城门上的望楼。俗称鼓楼。

[5]仍:因袭。

[6]牧爱堂:牧,统治、治理之意。三字意为施行仁政之处。

[7]典史:官名。掌官收发公文和缉捕犯人。

[8]十六字大意为:你们的俸禄,是老百姓的血汗,老百姓是可以被虐待的,但老天爷却不容欺骗。

[9]孟昶:五代后蜀主(919-965)。

[10]仕优堂:盖取“士而优则仕”之意。

[11]六房廊:即下文的“六科”。指功、仓、户、兵、法、士六官署。亦称六司。

[12]罚锾:赎罪的纳金。因古时赎金以锾计,故后来称罚款为罚锾。六科:雍正本作“六曹”。

[13]皂隶房:衙门中差役的办公场所。

[14]寅宾馆:寅有恭敬之意。寅宾馆类似于现代的政府招待所。

[15]捐廉:捐纳养廉银。廉,清代官员除正俸外,另给“养廉银”若干,合称廉俸。

[16]川堂:天启本作“穿堂”。指供人穿行的厅室。

[17]大较:大致情况。

[18]当:对着。甬道:庭院里正中的道路。

[19]照墙:也叫照壁。古代房屋的一种附属建筑,在大门外,正对大门。

[20]廒:储存粮食的仓库。

[21]县额:指县名。

[22]舍:房屋。

[23]幕斋:县府幕僚所居的场所。

[24]缭:围绕。

[25]复墙:指中间空的双层墙。

[26]修葺:修补整理。

[27]教谕:县学教官。掌文庙祭祀、训诲所属生员。训导:学官名。以协助教授、学正、教谕教诲所属生员为职。

[28]阴阳学:县中管理天文、占候、星卜、相宅、选日之人的官名。

[29]僧会司:管理僧人、寺庙的行政机构。下“道会司”为管理道士祠观的行政机构。

[30]察院:官署名。是省巡按御史在县中的临时驻节机构。

[31]铺:明清时称邮递驿站为铺。

[32]讲约:订约。

[33]嗣:接着,不久。

[34]请帑:帑,指国库中金钱。请帑,指从官府拨款。

[35]义仓:地方公共储粮备荒的仓库。

[36]常平仓:汉以后各代官府以“调节粮价,备荒赈恤”为名义建立的粮仓。清在州县设常平仓,乡村设社仓,市镇设义仓。上面提到的预备仓也属这一性质的仓库。

[37]社仓:设立在乡社以储粮备荒的义仓。

[38]养济院:养济院与下文恤孤院、同善堂均为旧时设立的慈善机构。

[39]额:指限制规定一定的数目。

[40]倡:倡议、倡导。

[41]复火:指再次遭到火灾而毁。

[42]醵金:凑钱喝酒。这里泛指凑钱。

[43]不赀:指不够使用。

[44]里人:里中的主事之人。里,户籍编制单位。一里为一百一十户。

[45]惜字:怜惜孤儿。施棺,施舍棺木。培塚,用土重修覆盖故塚。掩骼,掩埋死尸骨骼。

[46]大指:即大旨。主要内容。

[47]露处:宿于露天里。

[48]捐输:清代凡按照政府规定捐官办法,输纳银两,或对地方兴修文庙、城池及其他公共设施而捐献银两,都叫捐输。此处指后者。

[49]桥工岁修:每年修补桥路的费用。

[50]桥工岁修:每年修补桥路的费用。

[51]勒石:刻石。指制成石碑。

[52]《通志》:指《安徽通志》。《州志》:指《滁州志》。

[53]废城:废弃之城,即旧城的遗址。

[54]废:废除、撤消。

[55]郭:外城。

[56]寻:不久。

[57]析置:指从滁州中把来安独立出来,命名为永阳,使其不再处于“附郭”的地位。

[58]指撤消县级编制改为镇。

[59]别:另外。

[60]驿:驿站。驿路上为投递公文、转运官物及供应来往官员住宿的处所。

[61]卑薄。矮小且不坚固。

[62]申:下级对上级的报告叫申。锦衣卫:官署名,明洪武十五年设置。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,掌管皇帝出入仪仗。朱元璋为加强专制统治,特令兼管刑狱,赋予巡察缉捕权力。明中叶以后,与东、西厂并列,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。

[63]令:天启本作“领”。

[64]惑:迷惑于。堪舆:天道和地道。这里指迷惑于风水迷信之说。

[65]第:但,然而。

[66]优游:悠闲自得。

[67]掷卸:指城墙砖脱落,不牢固。倾圮:倾塌。扳援:即:“攀援”。援引而登。

[68]壕:护城的壕沟。瀦:水停聚集。此句是说:壕沟内已没有一滴水存留下来了。

[69]生员:明清时,凡经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,都叫生员,即俗称的秀才。

[70]脱:倘若。

[71]增:加高。陴:低平。浚:疏通。隍:没有水的护城河。芟:除去杂草叫芟。土著:当地居民。

[72]锦衣:指锦衣卫。

[73]和:天启本、雍正本作"河"。县:天启本作“卫”,雍正本作“县。”

[74]魏公:即魏大用,嘉靖年来安县知县。

[75]喋喋:多言貌。

[76]淫雨:大雨。倾城:倒塌了城墙。

[77]裒:聚集。

[78]孝廉:《食物志下》中说马锦云为“孝廉方正”,与此不同。孝廉即俗称的举人。

[79]搭阁:雍正本作“搭沟”。

[80]坊表:牌坊和华表。

[81]御史:官名。掌弹劾和建言。

[82]举人:明清专称乡试登第者为举人。

[83]总兵:武官名。全称是总兵官。清设提督,为一省最高长官,提督之下分设总兵及副将等官。总兵所辖的部队称镇,所以俗称总兵为总镇。

[84]天启本载:“自熙宁保甲之法行,以五家为一小保,五小保为一大保,十大保为一都。是后遂有乡里保都之名。”里、保、都,古时户籍编制单位。明清时一百一十户为一里。

[85]卫:军队的编制。一卫大概为五千六百人左右。卫之下设所。一郡称所,连郡称卫。

[86]“县”字原本无,依例补。

[87]岁:每年。仲月:第二个月。上戊日:上旬的戊日。祈报:祭名。春祈丰年,秋报神功。祈,祈祷。报,报谢。

[88]主设正中:神灵的牌位居正中。下“设左”、“设右”指居左、居右。

[89]先农:古代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之人,祀之以为神。或谓即神农与后稷。

[90]藉田:原指古代帝王为奉祀宗庙、劝民而于春耕前亲自耕种的农田。后代徒具形式,县也可以设藉田。

[91]此字漫漶不清。

[92]粢盛:祭品。指盛在祭器内的黍稷。

[93]丁田:指按人口交纳的土地税。正银:纯而不杂成色高的一种银子。

[94]雩祭:古代祈雨的祭祀。

[95]甃:饰,装饰。

[96]棂星门:庙学前的门坊。本作灵星门,因其门形如窗棂,故改“灵”为“棂”。

[97]名宦祠:古代地方上设立的纪念曾在当地任职的著名官员的祠堂。

[98]至圣先师:指孔子。

[99]《会典》:记载一个朝代官署职掌制度的书。此可能指《清会典》。

[100]释奠:置爵于神前而祭。《礼记》:“凡始立学者,必释奠于先圣先师。”郑云注:“释奠,设荐馔酌奠而已,无迎尸以下之事。”释奠时在春秋两季,祭品有牲牢币帛等物。

[101]节孝祠:封建王朝为宣扬伦常礼教,在各地所建旌表节孝妇女的祠堂。下文的“节烈、节孝、贞节、贞烈”,旧统称“节妇”、“贞妇”,指从一而终夫死不嫁的妇女。

[102]仪:祭礼的仪式。

[103]主:主祭。

[104]武庙:即关羽庙。明万历时始尊关羽为帝,为武帝。祀典仅次于孔庙。

[105]诹吉:问吉,讨吉。

[106]从祀:陪祭。

[107]考满:指对官员的定期任职考核等事。

[108]少牢:古代祭祀燕享单用羊、猪的称为少牢。

[109]厉坛:厉,通“疠”,灾役。厉坛祭厉,以禳除厉害。

[110]马神庙:古代祭祀马神的祠庙。马神有马祖、马社、马步、先牧诸神,分不同时节祭之。

[111]蜡祭:年终祭名。合祭百神。按《礼记》说:“天子大蜡八,伊耆氏始为蜡。蜡也者,索也。岁十二月,合聚万物而索饷之也。”八蜡之名为:一先啬,祭神农;二司啬,祭后稷;三农,祭古时田官之神;四邮表辍,祭始创田间庐舍、开道路、划疆界之人;五祭猫虎,因它们吃野鼠野兽,保护了禾苗;六坊,祭堤坊;七水庸,祭水沟;八祭昆虫,以免虫害。

[112]缀:依《礼记》当作“畷”。雍正本作“辍”。

[113]祗谒:恭敬拜谒。

[114]朱子: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尊称。

[115]生祠:为活人所立的祠庙。

[116]雍正本作“寺有菩提树、锥栗、黄金碧玉二竹”。

[117]雍正本作“淳熙三年”。

[118]雍正本作“隆庆三年”。

[119]雍正本作“康熙五十年”。

[120]后一“修”字系衍文,当删。雍正本作“康熙五十二年”。

[121]雍正本作“嘉靖三十六年重修。”

[122]雍正本作“嘉靖十八年、万历三十年”。

[123]石玺:曾任滁州知府。

[124]肇:开始。

[125]井床:井上的木围栏。勒:刻。天圣:宋仁宗赵祯的年号(1023-1032)。

[126]钟铸“正统”,瓶纪“成化”:钟上铸着“正统”字样,瓶上载有“成化”年号。正统: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(1436-1445)。成化:明宪朱见深的年号(1465-1487)。

[127]疏:疏通。

[128]雍正本作“万历四十八年”。

[129]雍正本作“康熙四十八年”。

[130]雍正本作:“康熙五十二年”。

[131]雍正本作“正德十三年重修”。

[132]雍正本:“按《一统志》载,常德府武陵人张秉行山中,逢仙女,谓曰:帝以君德在吴分,故遣相配。逾年再会,前女襁子归秉,曰:“当世世相承,血食吴楚。生子渤,为祠山神。”《一统志》:明清两代皆有,为记全国地理之书。据本志体例,凡明《一统志》均标明“《明一统志》”,此盖指《清一统志。》

[133]雍正本作“康熙三十二年。”

[134]雍正本作“嘉靖七年。”

[135]雍正本作“崇祯五年重修。”

[136]雍正本作“五十八里。”

[137]雍正本作“万历十四年。”

[138]雍正本作“万历四十四年”。

[139]倚:靠着。构:营建。

[140]履藉:指行走在上面。

[141]荫:荫蔽。

[142]槎枒:即槎牙。错杂不齐的样子。

[143]敞:宽阔。

[144]檀越:施主。名色:名字、称号。

[145]四达要冲:通向四方的交通要道。

[146]置:设置。汛:军队戍防地,作用是传递、报告紧急军情,和瞭望台、烽火台差不多。

[147]侨置:六朝时南北分裂,遇有本朝州郡落入敌手,往往暂借别地重置,仍用旧名,称为侨置。

[148]缘:因。

[149]宋明帝:南朝宋王朝的皇帝刘彧。立:设置。

[150]瀦水:聚积水。

[151]襄时:先前,过去。

[152]领:统辖。

[153]周陈:不知指何朝,史书上未见有“周陈”之说。疑指南朝陈霸先建立的陈王朝。

[154]《纲目》:即《资治通鉴纲目》,南宋朱熹编。

[155]冢:坟墓

[156]屯:驻扎,防守。

[157]刺史:官名。掌一州之军政大权。

[158]节制:调度管束。赵葵曾知滁州(《宋史》)。

[159]殆:大概,恐怕。

[160]捍:抵御,防御。

[161]高垲:地势高且干燥。

[162]掠人为粮:以人质作为交换粮食的条件。

[163]《通鉴辑览》:原称《御批历代通鉴辑览》。乾隆年间官修,116卷,编年纪事,从上古到明末为止。

[164]巡检:官名。县令的属官,主管训练甲兵及巡逻诸事。

[165]限:限制,阻遏。

[166]辐集:聚集。

[167]丸泥可刲:一只小泥丸就可将其堵塞。

[168]陂障:堤防。

[169]滨:即濒。靠近。

[170]屯田都尉:管理屯田事务的官员。

[171]骈比:并列,密接。

[172]鱼:盖以捕鱼为生之意。氓:民,老百姓。

[173]此字漫漶不清。

[174]故垒:指旧的军事建筑物。

[175]遇:指宋金两军遭遇。

[176]宜:应该。

[177]次:驻扎,停靠。

[178]休咎:吉凶。

[179]节度使:官名。都督持使节者,总揽数州军事。

[180]舍:捐。

[181]中丞:官名。即御史。后来巡抚也兼御史。常道为巡抚兼御史,故有中丞之称。第:宅院。

[182]致仕:退休。

[183]旧属僚:以前的部下。属:部下。僚:这里是属官(部下)的意思。

[184]志:记录。

[185]书锦醉白:醉白,指苏轼《韩魏公醉白堂记》,书锦,不详,盖也是一篇文章的省称。

[186]临:指观赏。

[187]荒古:古朴。

[188]帝喾:即高辛,号帝喾,黄帝的曾孙,尧的父亲。

[189]《滁志》:不详。按本志例,《滁州志》省称《州志》,不作《滁志》。

[190]居巢:今巢湖古称居巢。

[191]亚父:项羽对范增的敬称。

[192]迳:经过,流经。

[193]《皇览》:三国魏诸臣撰集,自五经群书,分类编辑,供皇帝阅读,故称《皇览》。全书800万字,是我国最早的类书。

[194]季弟:最小的弟弟。

[195]累累然:很多的样子。

[196]雍正本作“县西南八里”。

[197]鸿胪寺卿:官名。职掌朝贺庆吊之赞导相礼。

[198]巡抚:官名。始于明代。清时巡抚为省级地方最高长官,总统一省军事、民政、吏治、刑狱等事。

[199]吏部尚书:官名。吏部的最高长官,职掌官吏选授、勋封、考课的政令。谥:谥号。

[200]进士:明清时,举人会试中式,复行殿试,一甲赐进士及第,二甲赐进士出身,三甲赐同进士出身,通称为进士。

[201]推官:官名。职掌一府刑狱。

[202]太子少保:一种加给高级官员的荣誉头衔。

[203]家:安家。

[204]义冢:掩埋无主尸体的公墓。

[205]石至:用石头做的四边边界标志物。

[206]挑培:垒土。

[207]砂:字或作“沙”。见下文王琮《培补地脉禀呈》。

[208]向来:以前,先前。

[209]桥工岁修田:指田赋用来支付每年桥梁修补费用的田地。

[210]龛:供奉神像的石室或柜子。

[211]建邑:指营建国都。观、度:观察,审视。泉指水,原指陆地。作宫:构建宫室。升:登上。墟:小土山。楚:即楚丘,卫国的都城。这些都是风水家的言论。

[212]岂同诬妄:难道同欺骗荒谬之说一样吗?

[213]奠:指保持。

[214]不敢壅闻:壅,堵塞。此句是说:我不敢不把故老之说说给你们听。

[215]宪:旧时下属称上司为“宪。”

[216]荛:割草叫萏,打柴叫荛。这里把自己的意见比作柴草,是一种谦虚的说法。

[217]仰期采择:意即盼望您能采纳我的意见。